乳牙沒掉恆牙長出來怎麼辦?專業牙醫師幫你評估拔牙矯正

您是否曾遇過孩子乳牙還在搖晃、尚未脫落,新牙齒卻已經長出來了呢?這其實是兒童換牙時期很常見的現象,那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?
當乳牙尚未脫落,但恆牙已經萌發時,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「雙排牙」。這種現象雖然普遍,但家長仍常為此感到焦慮。了解其原因並採取正確的處理方式至關重要,才能確保孩子的口腔健康與牙齒正常發育。
乳牙沒掉恆牙長出來的常見原因

1. 自然換牙的過渡現象
下顎恆門齒的牙胚在解剖構造上原本就位於乳牙的舌側位置。當恆牙開始萌發時,它會遵循最短路徑向上生長。在多數情況下,乳牙的牙根會隨著恆牙的萌發而逐漸吸收,最終導致乳牙鬆動並自然脫落。這個吸收過程可能需要2到3個月的時間。
2. 下顎骨空間不足
現代兒童的飲食習慣傾向於攝取較軟的食物,這可能導致牙弓的發育相對狹窄。當恆牙萌發的角度大於25度時,就容易出現空間不足,使得恆牙無法在乳牙下方正確推擠,進而形成「雙排牙」現象。有研究顯示,咀嚼較硬食物(例如蘋果)的孩子,牙弓寬度可能比常吃較軟食物的孩子平均多出1.2mm,這表明咀嚼刺激對於牙弓發育的重要性。
3. 牙根吸收異常
有5%的案例會出現牙根吸收異常的特殊狀況,包括:
- 部分骨沾黏:乳牙牙根與骨骼發生沾黏,導致牙齒無法正常鬆動。
- 吸收停滯:乳牙牙根的吸收過程停止,使得牙齒保持固定。
- 錯位吸收:恆牙萌發時僅溶解了乳牙牙根的單側,導致乳牙不規則地傾斜或固定。
此時,通常需要透過專業評估來判斷具體原因,包括搖動度測試、X光片分析和牙齦狀態檢查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雙排牙期間,保持兩排牙齒之間的清潔至關重要,建議使用單束毛牙刷,每日至少清潔兩次,以避免蛀牙和牙齦發炎的風險。
專業牙醫師的處理建議

當孩子出現雙排牙情況時,牙醫師通常會先安撫家長情緒,並進行系統性的評估,類似於交通號誌的「綠燈」、「黃燈」、「紅燈」來判斷處理時機。
何時需要立即就醫評估
當恆牙萌發高度達到4至5mm,但乳牙仍未鬆動或脫落時,便需要立即就醫評估。某些特殊情況,例如乳牙發生骨性沾黏,可能需要及早介入。
立即處理的五大指標包括:
- 進食時出現明顯疼痛
- 兩排牙齒之間的間距超過2mm
- 清潔困難導致牙齦紅腫發炎
- 恆牙萌發角度明顯異常
- 孩子年齡已超過8歲但乳牙仍未自然脫落
適合觀察等待的狀況
在多數情況下,時間是最好的治療。臨床統計顯示,92%的下顎前牙區雙排牙案例,在恆牙完全萌發後3個月內,乳牙會自然脫落。
安全觀察的條件包括:
- 乳牙有明顯的搖動度
- 牙齦無紅腫發炎跡象
- 孩子能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
- 恆牙的萌發路徑正確
臨床判斷標準
牙醫師通常會結合多種評估方式來判斷:
- 數位掃描:監測牙弓擴張的進度。
- X光片分析:評估牙根的吸收狀態和恆牙的萌發位置。
- 功能性咬合測試:檢查牙齒咬合功能是否受影響。
針對不同的情況,拔牙與空間維持器各有其優勢:
- 拔牙:適合嚴重擁擠的案例,為恆牙創造足夠的空間。
- 空間維持器:能引導恆牙定位,確保其正常萌發。
- 隱形矯正:在部分案例中,可同步調整咬合。
臨床觀念強調:「與其急著拔牙,不如先給牙齒搬家的時間。」
家長可以採取的居家處理方式

安全搖動乳牙的正確方法
關於是否可以讓孩子自己搖動乳牙,以下是建議的三指搖晃法要領:
- 使用拇指與食指輕輕夾住乳牙冠部。
- 中指抵住牙齦作為支點。
- 左右擺幅不應超過2mm。
建議每日早晚各進行一次,每次約20秒。若乳牙紋絲不動,則應預約牙醫檢查。
透過飲食幫助乳牙自然脫落
食物的硬度可以作為天然的輔助工具,幫助乳牙鬆動。以下是不同食物的效果數據:
食物種類 | 硬度值(kg/cm²) | 建議頻率 |
---|---|---|
芭樂 | 4.2 | 每日1/4顆 |
蘋果 | 3.8 | 隔日半顆 |
法國麵包 | 3.5 | 每周3次 |
臨床觀察發現,常吃較硬食物的孩子,乳牙自然脫落時間平均可能快1.8週。
清潔雙排牙齒的重要技巧
雙排牙期間最怕發生蛀牙。建議採用W型路徑清潔法:
- 牙刷45度角對準牙齦溝
- 先清恆牙側再清乳牙側
- 最後用牙線棒穿過兩牙間隙
薦選擇含氟量1000ppm的兒童牙膏,每次用量約豌豆大小。定期回診時,牙醫師會檢查牙齒狀況。
切記避免使用民間偏方,如用線綁牙或鉗子硬拔,這可能導致恆牙受損,需要後續的矯正治療。
長期牙齒健康管理策略

兒童牙齒矯正的最佳時機,是牙齒健康管理中的核心問題。全口健康管理就像下棋,走對第一步能減少後續治療難度。
兒童牙齒矯正的最佳時機
7至9歲是兒童混合齒列期的黃金窗口。此時頜骨的可塑性高,就像塑造黏土般容易調整。臨床數據顯示:
- 早期介入可減少後續拔牙機率達42%。
- 骨性調整效果比青春期快1.3倍。
- 下顎發育異常能在換牙階段自然導正。
透過AI預測系統模擬牙弓發育,能精準掌握每個孩子的獨特成長曲線。
隱適美隱形矯正的優勢
隱適美隱形矯正與傳統矯正器各有特點:
- 專利SmartTrack材質可提供溫和施力。
- 可拆卸設計方便清潔口腔。
- 數位模擬技術可讓患者提前看見矯正成果。
這種矯正方式特別適合學童社交需求。
全口健康評估觀點
牙醫師通常堅持「功能優先,美觀自然達成」的理念。完美的單顆牙齒,若破壞全口平衡,就像交響樂團的走音小提琴。
前牙貼片與矯正的協同治療,能同時解決:
- 牙齒排列不齊
- 琺瑯質發育不全
- 微笑線不對稱
牙齒是活的器官,健康管理需要專業規劃與定期追蹤。
結論:專業矯正醫師的終極建議
處理乳牙未脫落而恆牙已萌發的情況,記住「3要3不要」原則:要觀察變化、要徹底清潔、要定期檢查;不要急著拔牙、不要過度恐懼、不要忽略追蹤。建議7至14天的檢查週期最為理想。
牙齒排列不僅影響美觀,更直接關係到咀嚼功能和心理健康。

張瀞文醫師守護您的口腔健康
心禾牙醫診所
準備好擁有一個更健康的笑容了嗎?
🏠 新竹縣竹北市高鐵東一路33號
📞 03-668-8753
期待為您服務!
乳牙與恆牙常見問答(FAQ)
乳牙沒掉但恆牙已經長出來,需要立即處理嗎?
若乳牙僅輕微鬆動且無發炎,可觀察1-2週。但若乳牙完全無鬆動或恆牙已明顯錯位,建議儘快就診。牙醫師提醒,超過3個月未脫落可能影響齒列發育。
在家如何幫助孩子安全搖動乳牙?
用乾淨紗布包住乳牙,每天輕搖2-3次,每次5下。切忌過度用力或扭轉,避免傷及牙齦。搭配蘋果、玉米等較硬食物輔助自然脫落。
雙排牙齒期間該如何清潔?
使用兒童單束毛牙刷,以45度角清潔齒縫。特別注意乳牙與恆牙交界處,建議搭配牙線棒每日清潔。含氟牙膏用量為豌豆大小。
什麼情況必須進行兒童牙齒矯正?
當恆牙因空間不足明顯歪斜,或影響咬合功能時需介入。隱適美隱形矯正適用於7歲以上兒童,能溫和引導恆牙定位且不影響口腔清潔。
乳牙遲遲不掉可能造成哪些問題?
可能導致恆牙錯位、齒列擁擠,甚至影響下顎骨發育。臨床統計顯示,未及時處理的案例中,68%後續需要更複雜的矯正治療。